正常女性每个月都会定期来月经,月经也就是子宫向外排毒的过程,月经期间女性的子宫壁脱落,经血从阴道内向外流出,这个过程正常情况下应该维持在三到五天,经期也是女性最脆弱的时期,也是子宫最容易受到感染的时期,但是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的情况和来月经类似,比如下班现象,下面来看一下它们的区别。
原因一:受精卵着床不稳定
【一般情况】大姨妈是女性排卵后子宫内膜坏死而脱落引起的出血现象,从某种意义上说,大姨妈的到来是女性子宫在为怀孕做的准备。正常情况下,受精卵成功着床到子宫内膜上,女性就不会排卵了,这种准备也就不需要了,因此在孕期,月经一般会停止。
【特殊情况】由于受精卵着床还不稳定,胎盘没有形成,而又接近或到了来潮日,还是会有成熟卵子排出,继而随子宫内膜脱落排出体外,所以造成一小部分孕妇以为是来“月经”。
原因二:子宫内膜脱落
【一般情况】女性怀孕后,卵巢会分泌大量的孕激素、雌激素等,以促进子宫内膜增厚,从而为受精卵的着床、生长提供一个肥沃的“土壤”。这时,由于女性体内的雌激素、孕激素水平持续增高,子宫内膜也就不再脱落了,女性也就不会再来月经。
育龄妇女都有共同的生理规律,比如月经,但每个人的月经周期是不一样的,个体差异比较大,有的人一个周期还没有结束,而另一个人已经经历两个周期了。
虽然月经周期有较大的差异,但是黄体的寿命是相对稳定的。黄体从形成,发育成熟到萎缩经历的时间是14天左右,不论是谁,都是一样,它的误差不超过2天。你只要知道哪天排卵,那么一定在14天左右来月经,就像规定下午5点下班,到了时间就一定下班一样!
事实上,女性怀孕后,在正常月经期见红的例子是非常多的,这主要是受精卵着床比较晚,HCG也出现得比较晚造成的。
黄体的寿命一般为12~16天,平均14天。排卵后7~8天,黄体发育达到最高峰,在排卵后的9~10天,黄体开始萎缩,血管减少,细胞呈脂肪变性,黄色消退,黄体衰退后月经来潮。而受精卵着床最早在排卵后的第6天,最晚在排卵后的第10天左右。等受精卵着床后再产生较高水平的HCG,又过去了2~3天的时间,也就到了排卵后的第12、13天了。